以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
来源: 光明日报时间: 2024-11-15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着眼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提出“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的改革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创新开展网络外宣,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更加主动地宣介中国主张、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形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创造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外的文化成果。”新征程上,我们要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不断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话语支撑。
1.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
文化传播是大国发展之基,传播格局的健全与否直接决定其国际传播能力的强弱。面对国际舆论的新格局新走势,应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加强适应新发展要求的国际传播能力。
打造多渠道全媒体传播矩阵,扩大国际传播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需要依托讲得出、听得到、传得开的多样化传播渠道,构建多渠道、立体式的对外传播格局,扩充国际舆论引导与治理的战略工具储备,增强舆论斗争的灵活性和策略性。一方面,推动新型主流媒体的平台化、集约化建设,构建各类媒体平台跨界融合、共生发展的全媒体传播生态。另一方面,借助自主传播体系加快海外新媒体平台布局,依托国内外媒体的跨国联动加强对外传播的时效性和精确性,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建立立体式传播格局,推动传播资源优化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不仅中央的同志要讲,而且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讲;不仅宣传部门要讲、媒体要讲,而且实际工作部门都要讲、各条战线都要讲。”国家传播能力难以在单一扁平渠道之上实现全局性增强,必须注重各类传播资源的高效配置。应当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高校、公众等多元主体纳入国际传播体系建设,并依据不同主体在创造、加工、传递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构建合理分工格局,运用面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动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实现分众化表达。
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契机,占据国际传播制高点。借助前沿技术推动国家形象构建和传播体系重塑,一方面,紧盯生成式人工智能、VR等前沿技术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实践运用,加速突破信息流动的物理界限,更好实现中国叙事、国际表达、全球到达。另一方面,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和协调性,构建囊括即时通信、社交媒体和在线娱乐等于一体的平台生态,推动新兴平台与传统平台等达成信息互联、技术互通和优势互补,更加从容地应对国际传播和国际话语权博弈。
2.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健全的国家话语和叙事体系是彰显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塑造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根基。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是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的根本途径。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自主性和科学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新征程上,要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提供学理支撑。一方面,将中国共产党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斐然成就作为逻辑主线,面向海外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另一方面,秉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正确处理本土话语与外来话语的关系,更好把中国经验、中国理论转化为可供世界各国借鉴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增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活力与韧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自主、理论自觉和道路自信。另一方面,将理论化与大众化的叙事方式相结合,借助中华文化之美更好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坚持全球视野,提升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开放性和亲和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超越西方狭隘民族主义桎梏,建立承载和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舆论场,是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必然要求。为此,应坚持话语批判与话语构建相统一,避免跌入西方“普世价值”的话语陷阱和思维窠臼,捍卫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国际话语权,让国际社会更好理解和认识中国理念。
3.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
没有文明的互鉴,就没有共同的安全和发展。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是中国共产党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为增强国际传播体系影响力和感召力提供了实践基础和制度保障。
引领国际社会达成对文明交流交融的思想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用文明交流交融破解‘文明冲突论’。”要坚持斗争的坚决性,坚决抵制霸权国家对我国发动的各种“舆论战”和“认知战”,警惕不良社会思潮对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的侵害。讲究斗争的灵活性,积极围绕“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世界性议题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澄清国际社会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错误认识,更加真实、立体、全面地展示中国形象,引领国际社会达成对文明交流交融的思想共识。
探索开展文明交流的多元路径和具体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新征程上,要联合各国搭建辐射面大、影响力强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学术交流平台,建立具有常态化机制的文化交流大会和文化展览会,构筑全球文明交流的基础设施和制度体制保障。突出文化贸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先导作用,在文明交流交融与经济产业合作共赢的同频共振中,带动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实现整体性提升。
在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中践行全球文明倡议。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变化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应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在化解全球危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所作的重要贡献。同时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同人类社会普遍关切的世界性议题相结合,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球开放合作的务实行动中展现中国的正义力量和大国担当。
4.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国家间的文化合作与人文交流相较传统国际经贸和政治合作而言更具先导性和亲和力。《决定》指出,“推动走出去、请进来管理便利化,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应将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作为重要动力来源。
积极拓展国际人文交流版图,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和民心相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为此,应探索“官方”与“民间”并举的文化交流渠道,推动“走出去”与“引进来”管理便利化。一方面,围绕“汉语桥”等重点品牌引导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跨国企业、民间友好团体等多元传播主体参与文化交流活动,形成官民并举、多方参与的人文交流格局。另一方面,制定体系化的人文交流合作政策框架,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更为高效地向国际社会传播。
加强高质量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决定》指出,“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要创作更多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化产品,以文化软实力带动国际传播能力的持续提升。一方面,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培育文化新业态新产品,依托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等文化载体持续做大做强对外文化贸易。另一方面,借助智能技术、新型传播媒介和“走出去”品牌项目,开创和传播体现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锻造适应国际传播新格局新形势需要的人才队伍,夯实专业化人才保障。国际传播在专业知识领域横跨国际政治、跨文化传播、传媒经济等多元领域,在实践生成链条中涵盖传播信息挖掘创造、传播主体交互行动、话语叙事方式构建等诸多环节。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必须造就一批素质过硬、分工协同、梯次有序的人才队伍作为基本支撑。鼓励交叉学科人才培养,重点培养具有理论创新力、话语创造力的专业人才。加快组建精通国际传播理论的专家型人才队伍,注重培育兼具理论素养、文化才能和全媒技能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为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奠定人才基础。
(作者:徐进功,系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